【美丽兰州·石榴花红】“铸魂·聚力·共融” ——兰州民族团结进步的三重奏 | ||||||||
| ||||||||
兰州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重点领域,凝聚民族团结力量,积极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光荣传统,着力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不断探索出聚焦主题主线、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民族团结特色创建之路。 党建铸魂,石榴花开别样红 坚持把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植根于全体干部心灵深处。完善组织体系建设,构建了市委领导、党组织发挥作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基层组织重点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制度保障。发挥特色品牌效应,依托“美丽兰州·石榴花红”特色工作品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载体,打造了榆中县夏官营镇等一批市级示范单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展聚力,各族携手共繁荣 不断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责任担当,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强省会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和创建,积极培育、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等教育实体,用心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格局。开展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工作,引导各族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民族团结、宜居宜业、智慧高效、安全健康的新时代美丽兰州。 交流共融,文旅育人谱新篇 打造“文旅融合+民族团结进步”模式,把民族团结元素注入旅游产业,推进文旅高质量融合,依托兰州战役纪念馆、兰州老街、兴隆山风景区等文旅资源;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将中华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青少年“筑基”工程,将民族团结纳入学校宣传,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大思政课”和民族团结讲座,增进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激发各族师生团结奋斗精神,引导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在实践中逐步实现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积极营造各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各族群众更好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更好交往交流交融。 站在白塔山顶俯瞰,黄河水奔腾不息,如同兰州民族团结的深厚底蕴。从经济联动的血脉交融,到文化互鉴的心灵相通,兰州正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黄河两岸绚丽绽放。这座城市的生动实践证明: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 ||||||||